华池阁:女童饿死存疑制度滞后无疑

2013年06月22日01:59  京华时报 微博

  女童饿死存疑制度滞后无疑

  本报特约评论员华池阁

  成都的小思怡,南京的两幼童,仿佛在用高度的相似性警醒我们,要有制度救济,要有源头预防。

  南京市江宁区两名女童被发现在家中死亡,疑被饿死。两名幼女,一个3岁一个1岁,被发现时一个在门边,一个在床边,均已没有呼吸。她们的父亲因容留他人吸毒被抓,正在监狱服刑,她们的母亲乐某有吸毒史。

  从警方披露的消息看,此前的“警方排除他杀可能”与其后江宁警方微博通报的“乐某因涉嫌故意杀人,已被江宁警方刑事拘留”,看似有矛盾,但二者相统一处则在于,若乐某明知把孩子放在家会饿死,仍放任这一行为的发生,这便是“涉嫌(间接)故意杀人”。更多详情还有待调查,但从目前情况看,饿死的可能性比较大。这样令人悲怆的事已经不止一起,早在10年前,成都就发生过类似事件,震惊全国。

  2003年6月21日,3岁的李思怡被发现饿死在家中。小思怡的母亲李桂芳也吸毒,当她偷东西被抓后,曾向警方哀求先回家安顿孩子,也请求给她二姐打个电话以帮助照顾孩子,但没人理睬。最后,两名警方人员被以玩忽职守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和2年。当时该市一位领导这样写道:“一个无辜的小生命就活活饿死在我们这些‘冷血者’手中。”

  时隔10年,再次揭开人们心灵的创口,是因为两起事件有一定相似性。尽管目前没有证据表明,有公职人员在南京这起事件中负有责任,但幼童惨死家中的事件却再次逼迫我们去进行悲怆的生命追问。

  不能说职能部门和相关公职人员没有尽到责任,比如乐某没有经济来源,警方与社区考虑她的情况后,决定社区每月拨款800元补助乐某。社区民警说“我每隔一两个礼拜去看一次孩子,看到她们挺好的,才把钱给她”。从具体履责情况看,应当说是无可挑剔了。

  然而,我们依然要反思,难道就没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吗?面对幼小生命的陨灭,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,只能等她们用生命的逝去让人们空有悲怆的呼喊吗?在一个被称为文明进步的社会里,如果我们说没办法阻止,难道不也是一种冷血无情吗?

  成都的小思怡,南京的两幼童,仿佛在用高度的相似性警醒我们,要有制度救济,要有源头预防。面对吸毒等这样一些特殊群体,如果我们不仅是对他们进行社会校正,还把视野投向他们的家庭尤其是孩子,发现其父母无法尽到监护职责时,能够通过法定途径剥夺其监护权;面对那些城市流浪儿童、乞讨儿童,我们多一些刚性的制度救助,那么,我们的社会里就不会发生如饿死家中、如贵州毕节5孩子闷死垃圾箱内那样的新闻。

  幼小的生命已经不止一次地发出了警示,我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系统性的制度性的救济?

  相关报道见今天15版

(原标题:女童饿死存疑制度滞后无疑)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北京部分经适房被曝成部委福利房
  • 体育NBA热火夺总冠军 足协决定与卡马乔解约
  • 娱乐俞灏明回应杨幂绯闻 称对不起刘恺威
  • 财经汽柴油每吨上调100元和95元 各地油价
  • 科技福布斯:三星连发九款新品围堵苹果公司
  • 博客蓝可儿死于意外溺水 超萌双头小乌龟(图)
  • 读书草根男欲惑美女局长:终极高手
  • 教育亮瞎网友双眼的毕业照 四川高考分数线
  • 育儿我国婴幼儿奶粉将试行药店专柜销售